人生不同的阶段可能会遇上挫折和不幸,而挫折与不幸并不意味着失败与倒退,它可能是引领你去往另一条光明大道的指路明灯。 挫折并没有蒙上他的心灵之眼,他在艰辛中自强,在困境中奋起,如今,他仍然是生活的弱者,但在精神上,他从来都是强者——他就是丹江口市龙山镇龙潭河村残疾青年李代庚。
现年32岁的李代庚是一名肢体和语言二级残疾人,父母年迈体衰,母亲常年病魔缠身,膝关节骨膜损坏,更换了人工膝关节,从此落下了终身残疾。全家生活的重担落在哥哥肩上,常年在外打工养家糊口,如今 35岁了依然没有“脱单”。
面对残酷的现实,这个外表瘦弱、皮肤黝黑的残疾青年却潜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,他不甘向命运低头,从来没有停止过攀登的步伐,不屈不挠地追寻着创业自救道路,期间进行过各种尝试,曾在工厂做工,养牛、放羊、种果树,均因身体原因无疾而终。虽然失败过多次,但是他依然不气馁,不畏惧现实的压力和阻碍,想千方、寻百计咨询、请教,上网搜索各种致富经,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5年,经朋友引荐,他选择了甲鱼养殖这个项目,该项目对自身而言有明显优势:劳动强度不大,身体可以扛得住;投资小,市场前景可观;地理位置优越,家门口地势开阔,挖掘甲鱼塘便利,家乡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,山涧溪水淙淙流过,水质优良充沛;丹江库区养殖业历史悠久,积淀深厚,市场氛围浓郁,人文环境优越。
经过周密地考察论证,李代庚憋足了一股劲,发誓要干出名堂。他请来施工队挖掘出二百多平米的甲鱼塘,找亲朋好友借钱进购了二百多只甲鱼苗投放其中,每天在河沟里捕捞小鱼虾喂养。
他善于钻研,购买了大量的甲鱼养殖书籍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营养的营养,向养殖能手虚心求教,掌握要领。每天晚上11点都要去甲鱼塘边走一走,观察甲鱼的生长状况、食性特征,这一习惯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。李代庚有一个本子,上面记录了养甲鱼的各种知识,光民间治疗甲鱼疾病的土方,就有二三十个,养殖技术在当地可谓首屈一指。
“养甲鱼靠的是细心。”李代庚说,在夏季暴雨来临时,天气闷,甲鱼闷在水中的时间太久,容易得咽喉炎,等雨歇了,这时候一定要对池塘进行消毒,而且中华鳖最容易得穿孔病,养殖户要特别注意增氧和药剂预防。”
甲鱼到性成熟时,公甲鱼容易打架,这就要把公甲鱼和母甲鱼分开养殖,或者以1只公甲鱼和8只母甲鱼的比例投放池塘,这样就可避免公甲鱼相互咬伤。“甲鱼长得慢,品质才好。”大多数养殖户,希望甲鱼长得快快速创收,大棚高温环境,加上喂养饲料速生,生长两三个月即可上市销售。而李代庚养甲鱼,却是“慢工出细活”,他的养殖场给甲鱼营造一种仿野生环境,形成一套完善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,塘里除了甲鱼,还放养泥鳅、黄鳝、小鱼、螺蛳,并种上水浮莲、水葫芦等水草帮助调节水质,提高甲鱼生存质量。“甲鱼塘同时放养泥鳅、黄鳝,一则在塘泥中打洞,可以增氧,改善水质,二则为甲鱼增加美味佳肴;水葫芦既起调节水质的作用,它的根须还是泥鳅产卵孵化的温床。每天投放100余公斤小鱼虾喂养,而且生长两年才上市销售。
优越的生存环境、天然的食材加上漫长的生长期,出产的甲鱼自然肉质鲜美,营养丰富,滋阴潜阳,经常食用可达到强身健体,祛病延年的效果,尤其适宜于中老年及体质虚弱者进补。养殖当年创利4000余元,他的回头客很多,而且是老客户介绍新客户,尽管价格高于市场价,订单还是纷至沓来。
李代庚靠自己的努力与坚持,一步一个脚印,闯出一片新天地,近几年,在政府的引导下,他通过电商平台把甲鱼销往了浙江、福建、江苏等沿海地带,如今每年可实现利润3万余元。这更是增加了创业的信心和勇气,2019年,他又开挖了4口池塘,把养殖面积扩大到十亩,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,也遭遇了资金难题,盼望有识之士助力加盟、兴业合作。(电话:19986554406)
无论前方的路是如何坎坷与曲折,他坚信:只要心中有梦,便可执着前行;只要脚下有力,便没有达不了的远方!
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人民中路58号鄂西北厂长经理协会
电话:13997814173